黄茶是经杀青、闷黄、干燥等工艺制作出来的一种茶,是中国的特产茶。
黄茶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,是一种发酵程度非常轻微的茶类。它的独特之处在于:在制作过程中,需要经过“杀青”、“揉捻”、“微发酵”、“烘干”等多个环节。因此,黄茶不仅保留了绿茶的清香,还具有红茶浓厚醇香。更以其独特的汤色受到广大茶友的喜爱。
黄茶的汤色如其名字一样,呈现出黄橙色泽。不过,不同品种的黄茶会有稍微不同的色泽,正如绿茶和红茶的色泽也各不相同。汤色越深、越浓厚,黄茶的口感也会越醇厚。
影响黄茶汤色的因素有哪些呢?首先是采摘时间的不同。春茶和夏茶采摘时间不同,春茶叶片嫩,舒展,夏茶叶子较老。由于春茶叶片嫩,茶叶中所含的芽叶嫩度高,所以制成的黄茶,汤色看似更浅,实则口感更香醇;而夏茶则相反。制作工艺的影响也非常重要。传统黄茶制作工艺要求极高,每一个步骤细节都要得到严格的把控,才能制出口感醇厚、汤色明亮的优质产品。
黄茶的汤色是衡量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。汤色越浓,喝起来的感受也就会越醇厚,越有口感。但是,并非汤色浓度越高,就代表着品质更好。好的黄茶,汤色既需要鲜明得有存在感,更需要表现出好茶的活力。这种活力,就是先前几篇提到的茶叶芽叶的香气与口感。
品评黄茶的好坏,呈现在眼前的先不论,先去闻一闻,确保芽叶的香气是否鲜活。品尝一口茶汤,确定口感如何,包括醇厚度、滋味等等。看茶汤的色泽,考虑是不是明亮、鲜艳,是否带有温润感等等。
黄茶汤色是评价黄茶品质的重要指标,也是喝好茶的一项乐趣之一。在中国传统的品茶文化中,黄茶早已不再是被视为“起泡子”的相对低端饮品,而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茶类之一。独特的汤色,舒适的口感,使得它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均拥有着不俗的地位。